按照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关于开展评选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奖〔201817号)文件要求, 开展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评选条件如下:

评选表彰应体现时代性、先进性、代表性,事迹要真实突出、社会公认、群众认可,体现统战工作特点优势,符合统战事业发展要求,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同时,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在全市统战系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民主务实、开拓创新、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有较强的凝聚力;干部队伍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爱岗敬业、作风扎实,有较强的战斗力。

3.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统战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国家和上海发展作出贡献。

1)主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四大品牌”等积极献智出力;围绕统一战线各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2)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着力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较大贡献。

3)坚持把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工作,在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引导所联系成员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方面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

4)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方面,出实招、出经验、出人物,在全市统战系统有示范带动作用。

5)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心服务所联系的统战成员,在维护权益、排忧解难等方面积极作为,在引导鼓励统战成员发挥作用、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等方面成绩显著。

(二)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政治素质过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2.认真履职尽责。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上海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出重要成绩。

3.积极议政建言。深刻理解新型政党制度内涵,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建言献策成果突出,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遵守宪法法律。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共党员还须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作风优良,清正廉洁。

5.道德品质高尚。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6.综合素质过硬。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实践创新方面表现优秀,在团结引导、服务凝聚统战成员方面事迹突出。

经金山区委统战部部务会讨论研究,拟推荐续建(上海市金山区佛教协会会长、万寿寺方丈)为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8917-921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可在公示期间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途径向金山区委统战部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57960925;联系地址:金山区卫零路809号(邮编200540);电子邮箱:zgjsqwtzb@163.com

 

中共金山区委统战部

2018917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万寿佛讯 > 最新佛讯 > 正文

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是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温金玉

发布者:了因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时间:2012-07-06

 


 

 

  当今中国佛教迎来了大好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自身建设的严峻挑战,中国佛教协会针对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腐朽堕落思想的泛滥,明确提出新时期佛教界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的历史性任务,号召各级佛协组织、各个寺院都要大力加强佛教教制的基础建设,纯洁僧伽队伍,正本清源,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兴利除弊,以保证佛教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10月11日,湖北省随州市洪山禅寺举行复建落成庆典,来自全国各地及香港地区的诸山长老、护法信众数千人参加了盛典。在庆典仪式后,借洪山禅寺方丈室,课题组举行了“中国当代佛教制度建设”调研座谈会,宗教文化出版社第二编辑部副主任李嶷博士、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宣传处盖玉云处长与杭州富阳白龙寺住持华严法师、随州洪山禅寺住持彻慧法师、温州东山无相禅寺住持济民法师、辽宁凤城朝阳寺克能法师、云南鸡足山仁道法师、宜昌古佛寺住持根定法师、福州连江福善寺悲心法师、十堰市回龙禅寺法慈法师,以及部分居士进行了交流座谈。与会者结合《宗教事务条例》就目前佛教制度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发表了意见,并就僧制建设的前景与具体措施进行研讨。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真诚对话,就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就项目的展开取得共识。


  戒律的现代价值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而古老的戒律,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其化世导俗的功能,同时又不失自身的特质,是涉及佛教前途的大问题。目前教界之所以出现信仰淡化、道念不坚的现象,背景是复杂的,但戒律松驰应该说是最直接的原因。当前要破除“戒律教条”化,也要反对“戒律过时”论,今天的中国佛教,要振兴戒律,必须从树立律宗模范道场入手。严谨规范的修道生活和理想安定的团体组织,无不是建立在戒律基础之上。


  制度建设的紧迫性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高僧大德们,一方面高扬戒律的权威性,同时又在戒律之外制定了许多制度,如南北朝时期的“僧制”,隋唐之际的“丛林清规”,以及日后的“共住规约”。在中国佛教史上,僧制与戒律并行,起着护法安僧的作用。当代佛教既有别于印度佛教,也不同中国古代佛教,时空因缘的转换对佛教制度的建设有着更为迫切的诉求。所以应重视整理现代僧伽规范,结合当前弘法环境,出台现代版的《百丈清规》,在制度建设上契理契机。


  建立完善僧人权益的保障机制


  寺院不是世外桃源,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受到经济浪潮的影响。如目前有些僧人为自己购买保险,其实反映了教界是否有必要建立相应保障制度的问题。因为佛教寺产为“社会所有”的界定给佛教界带来太多的困惑,归属感产生了问题,对僧团能否给出家人提供生存保障发生怀疑,于是就有买保险、买精舍的现象出现。佛教界应重视老年安养、医疗保障、临终关怀等现实问题。


  佛法正信的问题


  当今佛教弘法工作中应大力推进正信教育,反对过度的鬼神化、来世化、迷信化。经忏佛事要看到其在民众中的摄受力,同时也要警惕佛教的商业化和世俗化倾向。重视对信众功德思想的引导,端正对慈善事业的正确理解。以信众而言,淡化求财得财、求子得子的信仰范式;对僧团而言,认识到法施应重于财施,强化出家人“弘法为家务”的角色意识。


  佛教人才问题


  佛教的弘扬关键是人才。前些年佛教界就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现在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适合人才生长、成材的培养机制。提倡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更要规范佛教院校建设,包括教材、师资、经费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佛教院校的学历认定、教师的职称认定要制度化。许多法师舍弃教职而去祖寺任职,制度的不规范可能是一大原因。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佛教的主旋律是建设人间佛教。弘扬佛教,就是为了唤醒大众的自觉,自净其意,庄严国土,达到实现祥和安定的人间净土这一理想目标。从制度层面来说,就是要加强佛教自身道风建设,以独有的出世品格来弘扬“人间佛教”精神,回馈社会、服务人群,报恩众生,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责任编辑:续建)

 

中国·上海·万寿寺

2005-2017 沪ICP备17001112号-1